京东冲进外卖赛道,有何底牌?

外卖战场,越来越热闹了!

 

最近,“京东外卖以‘只抽5%佣金’的旗号突然冲进外卖市场”的消息,在多个社交平台上传播,引起了广泛关注和热议。

说“突然冲进”,其实并不确切。回顾京东在外卖领域的动作,早在2022年,京东零售CEO辛利军就曾表示过考虑进军外卖业的意向。这一布局并非空穴来风,而是京东多元化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一环。去年,京东APP全新推出了“秒送”频道,并设置了外卖功能入口,咖啡、奶茶、品牌连锁餐饮等陆续上线,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的外卖服务。

 

值得注意的是,京东并非唯一的外卖“搅局者”,抖音等互联网平台也纷纷上线相应业务,甚至连传统饮料巨头娃哈哈,也宣布启动“娃哈哈到家计划”。

 

这些商业动作的背后,折射出各方对即时零售领域的激烈争夺。

 

试水本地生活服务

 

京东为何入局?这一动作的本质,是对即时零售的加码。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发布的《即时零售行业发展报告(2024)》指出,2023年我国即时零售规模达到6500亿元,同比增长28.89%,预计2030年将超过2万亿元。

 

京东在即时配送领域准备已久。2015年,“京东到家”正式上线。2016年,京东到家与达达合并为达达-京东到家。2019年,达达-京东到家正式更名为达达集团。2020年,达达集团(DADA.US)在美股上市。2023年,京东即时零售服务统一更名为“京东小时达”。2024年3月,京东App首页上线全新“秒送”频道,打出“最快9分钟送到手”的标语,从“小时时代”升级到“秒时代”。起步于奶茶、咖啡做外卖,终于填上了京东即时零售的一块重要拼图。

 

行业会否有“新王”

 

京东外卖入局,能不能撼动行业格局?目前来看,京东在发展初期采取了较为低调谨慎的策略,入驻的餐饮商家以品牌连锁为主。于商家而言,佣金无疑是他们关注的重点。在网传的消息里,“京东外卖打着‘只抽5%佣金’的旗号,冲进竞争激烈的外卖市场,美团则降低佣金加以应对。”
 

果真如此吗?记者向美团确认,美团方面称网传美团外卖30%的高佣金率数据不实,实际商户佣金率为6%—8%。记者同步向京东求证外卖佣金率是否为5%,截至发稿尚未得到回复。


从消费侧来看,产品丰富度和价格是核心。京东外卖起步时间不久,目前接入的商家不算多,且从价格上看,并不具备绝对优势。记者随机点开一家大米先生,西红柿炒蛋和经典三杯鸡两样菜,在京东外卖平台价格为34元,加上打包费及运费,总价42元。在美团平台上,餐品同样是34元,打包费为2元,免配送费,叠加可用的优惠券3元,最后顾客支付的价格为33元。

 

目前来看,尽管外部挑战不少,市场上还未出现真正撼动格局的“新王”。早年的百度外卖,因资源投资相对不足,逐渐失去市场竞争力,最终将这块业务卖给饿了么。

 

大厂为何都爱“送外卖”?

 

首先是外卖市场本身的吸引。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数据,截至2024年,我国网上外卖用户规模已达5.45亿人,成为全球第一大外卖市场。

 

不论京东外卖试水成效如何,电商巨头们对于本地生活服务的介入不断加深,是不可阻挡的趋势。对当前的头部商家而言,这意味着不确定性正在增加。由此,倒逼企业优化即时零售的增长逻辑。

 

另外,外卖消费具有高频、高复购的特点。对互联网大厂而言,以高频的外卖带动其它低频的零售,无疑将有助于其深挖本地生活服务市场。

 

而且从实际操作来看,大厂们普遍有着更为充足的流量、资本等平台优势。布局外卖更像是捎带顺手的事,做成了,就是新的增长曲线,没做成,也没多大影响。

 

不过,餐饮外卖的商品具有极强的即食性,所以对配送运力的要求更高,而大厂如果仅仅依赖于第三方配送,运力会十分有限,想要做大外卖就很难。况且用户已形成了使用习惯,诸如京东、微信等后入局者想要切入外卖市场,占领消费心智,恐怕还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。

当即时零售愈发火热,未来行业格局将如何重塑,仍是未知数。流量竞争若能更多围绕场景密度、数据智能、生态韧性等维度展开,将有助于本地生活服务从流量驱动迈向价值驱动,这无疑是值得消费者期待的发展方向。

创建时间:2025-02-14 10:30
浏览量:0
首页    京东冲进外卖赛道,有何底牌?